企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中国跨国公司直面升级课题

时间:2016-05-04 浏览:次 来自:国际商报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中间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被分割且分散在各国的生产工序中进行。全球价值链通常由跨国公司主导,在其子公司、合同伙伴及正常供应商的网络中进行投入和产出的跨界交易,跨国公司及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网络体系的贸易额占有全球总量80%之多。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形态决定着贸易产生的实际经济收益在各经济体之间的分配,因此,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主导权决定了其获益大小。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形成和培养了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2009年,中国内地拥有的跨国公司母公司有12000家;2014年底,中国跨国公司母公司达1.85万家,在全球186个经济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境外FDI存量达8826.4亿美元。

然而,对外经贸大学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教授指出,发展中经济体的跨国公司通常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位置,通过“干中学”和技术外溢等渠道,可以提升其管理、销售、技术水平等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价值链上的升级以获得更多的分工和贸易利益。
就中国而言,由于西方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严密封锁以及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路径依赖”等原因,中国企业往往被锁定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因此,探讨中国跨国公司升级路径、实现中国开放经济的转型发展十分迫切。

★跨境贸易视角下中国跨国公司的地位
卢进勇表示,融入全球价值链意味着成为国际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中间品生产分散在全球不同区位,而又在另一经济体进行组装。贸易增加值可以从宏观角度反映一个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入程度,具体可用上游融入度和下游融入度来度量。

上游融入度是境外增加值在一个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其度量的是上游境外中间投入品通过出口贸易进入本土,组装到当地生产商品中,在本土商品出口中所占比重。下游融入度是指一个经济体出口到另一经济体用于出口的增加值在出口商品中所占份额。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是指上游融入和下游融入在出口贸易额中所占份额,即境外投入品和国内用在第三国出口的投入品之和除以总出口额。2014年,经合组织(OECD)估算了2011年世界162个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在测算结果中,中国居第112位,排在南非(49)、俄罗斯(81)、印度(110)之后,巴西(132)之前。这说明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低,在金砖五国中倒数第二。

国内增加值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一个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或降级的幅度。境外增加值在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变化也可以从一定角度显示出一个经济体的上游融入度的变化。比较2009年和2000年国内增加值及境外增加值对出口贸易的贡献,发现2009年相对于2000年,中国国内增加值对出口贡献的增长率达241.01%,低于印度(250.27%),高于罗马尼亚(238.32%)、立陶宛(185.66%)等经济体;中国境外增加值对出口贡献的增长率为137.25%,高于印度、罗马尼亚等经济体。

中国国内增加值对出口贡献的提高说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高,升级的幅度仅低于印度,而高于罗马尼亚、立陶宛、越南等经济体。境外增加值对出口贸易贡献的提高显示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在提升,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力度快于金砖国家及其他经济体。

据卢进勇介绍,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有两个方向,一是上游融入度,即从境外进口中间品,装配在中国商品中,然而出口;二是下游融入度,也就是中国产品出口境外,组装在境外产品中出口。据OECD(2014)测算,1995年境外投入品在中国出口商品的含量为12%,到2009年则达到1/3,其增长幅度高于金融国家、OECD平均水平及其他部分经济体。

这说明1995年~2009年中国上游融入度明显快速提高,中国从境外进口的中间品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提高。与1995年相比,2011年中国上游融入度增长了49.24%,下游增长了23.74%;而印度的增长率分别为41.18%和84.10%。从2011年数据来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下游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印度。

2008年,中国计算机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较低,仅为0.11%,略高于台湾地区(0.08%),低于希腊(0.16%)、智利(0.17%)、美国(0.33%)等经济体。到终端用户的距离指数为1.9,仅高于台湾地区(1.63),低于其他经济体。

2010年,在资源型产业、制造业和知识型服务中,与典型的发展中经济体相比,中国在制造业中的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为75%,高于其他金砖国家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经济体;资源型产业的参与指数最低,为10%;知识型服务业中的参与指数为5%,低于印度、哥斯达黎加、新加坡和巴西,与马来西亚、俄罗斯和南非的水平接近。

★FDI视角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研究表明,一个经济体的FDI流入存量与该经济体GVC参与度有很强的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关性呈现增强趋势,尤其对最贫穷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说明吸收FDI可能是发展中经济体参与GVC和提高参与度的一种重要渠道。2014年,中国吸引FDI存量占全球总FDI流入存量的4.17%,排在美国、英国、中国香港之后,居第4位。

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遍及全球186个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的2.8%,排名第九,居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香港、法国、日本、瑞士、荷兰之后。

★跨国公司影响力视角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卢进勇认为,目前中国跨国化程度较低。
1993年,联合国贸发会议根据跨国公司境外资产规模排出1990年度全球100大非金融类跨国公司。
2009年~2013年度中国入围世界100大非金融类跨国公司的数目持续增加,
从2009年的3家增加到2013年的5家(大陆3家,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各1家);
2008年~2012年中国入围发展中国家与转型经济体100大非金融类跨国公司数量(包含港台企业)也稳定在40家左右,即中国跨国公司占据了发展中经济体前100入围企业的40%(含港、澳、台)。但中国大陆企业的国际化指数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经济跨国公司的平均水平。

中国跨国公司规模大,但运营能力不高。根据企业营业额,《财富》排出世界500强公司。《财富》世界500强的统计数据表明,1996年~2014年,中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目也在持续增加,2014年达到了106家(含香港地区5家,台湾地区7家),其中央企47家,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居前10名。

企业营业额从一个方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利润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中国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但中国入围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其他经济体的入围公司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以2015年公布的榜单为例进行分析:中国大陆入围公司平均利润额为32.8亿美元,低于世界平均数33.1亿美元。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企业“大而不强”。
此外,中国跨国公司亏损及并购失败率较高。如2011年,中国境外企业亏损比例高达22.4%,2010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失败率达11%,为全球最高,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同期美国和英国跨国公司并购失败率仅分别为2%和1%。

此外,中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低技术行业中,在中高技术如航天防务、网络和通信设备、制药等行业当中,入围企业数量非常少,且均在近几年才出现。这说明中国的跨国公司从事的行业仍然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为标志,介入的是全球价值链的低增加值环节,进行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切入。

“总体来说,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表现为发展速度增快、进入价值链的企业数量增加、实力增强,但是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较低端且竞争伙伴集中的层面。”卢进勇说。

上一篇:中企“全球购”需关注税务门槛

下一篇:政策红包助企业轻装转型